
王晨慧
近日,湖南省委办公厅、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省内公务用餐的若干措施》,以一系列直击痛点的硬规定,将公务用餐从“模糊地带”拉入“阳光之下”。从“自行用餐为常态”的原则确立,到“湘办通”扫码支付的技术赋能,再到伙食补助的精细化管理,这套组合拳不仅是对公务接待制度的迭代升级,更彰显了以小切口推动大变革的治理智慧,为净化政务生态注入持久动力。
破“隐形账”,斩断变通吃喝的“暗线”。新规剑指公务用餐中的“转移战场”乱象。以往,一些地方将用餐安排转移至下属单位食堂、企业会所,甚至私人场所,以“工作餐”之名行铺张浪费之实;有的借“特殊情况”搞超标接待,以“签单挂账”逃避即时监管,不仅消耗公共资源,更在干部群体中滋生特权思维,模糊了公务与私利的边界。新规以“釜底抽薪”之策破解沉疴,“一般不安排工作餐”的原则,让“自行解决”成常态;“同餐同价”的要求,撕碎“特殊照顾”的伪装;“严禁转移用餐场所”的禁令,给隐形消费装上“紧箍咒”。这种对“特殊化”的零容忍,既为基层卸下了无谓的接待包袱,更让公务交往回归“就事论事”的本真,从源头上斩断借用餐搞利益输送的可能。
亮“电子码”,架起全程监管的“明渠”。支付方式的革新,是此次新规最具突破性的亮点。将公务用餐的全流程纳入数字化监管闭环:公务人员需提前在线上申请审批,获得专属二维码后方可用餐,费用通过平台即时结算;即便是因特殊情况未完成线上审批的,也必须留存交费凭证备查。这枚小小的“电子码”,成为规范用权的“透明镜”。当技术手段与制度约束深度融合,公务用餐监管从“事后监督”向“事前预防”“事中监管”转变,公务餐不再是“说不清、道不明”的灰色地带,干部之间少了酒桌应酬的牵绊,多了干事创业的清爽。
算“明白账”,筑牢公共资金的“堤坝”。公务用餐的规范,最终要落到公共资金的合理使用上,新规对伙食补助费的精细管理,堪称堵住“重复报销”的关键一招。过去,个别公务人员存在“既领补助又蹭饭”的现象,本质上是对公共资金的侵占;现在,公务人员在领取伙食补助时需扣除相应金额、自行用餐需提供交费凭证,新规通过“支出有凭证、报销有依据”的刚性约束,让每一笔支出都有据可依、有账可查,这种“锱铢必较”的管理态度,传递出公共资金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务行为一丝一毫都不能越界的清晰信号,让每一笔用餐费用都明明白白。
公务用餐虽为“小事”,却是作风建设的“窗口”。从斩断“暗线”到架起“明渠”,再到筑牢“堤坝”,湖南以新规为抓手,用制度划清边界,用技术保障透明,用精细守护廉洁,不仅让公务用餐回归服务公务的本质,更以点带面推动政务生态的持续优化。期待这股清风能吹遍三湘大地,让务实节俭成为常态,让干群关系更加清爽,为全面从严治党写下生动注脚。
(作者单位:津市市委组织部)
责编:杨丽群
一审:杨丽群
二审:蒲书琴
三审:蒲长征
来源:华声在线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
“谱写雪域高原长治久安和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习近平总书记引领西藏各项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历史性成就
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读懂“两山”理念的天下情怀
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引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